野蛮生长的AI游戏,亟需规范
大厂喜、小厂爱,开发者却在闹罢工?
根据thegamer消息,动视、Epic Games等知名游戏公司、游戏开发组正因人工智能AI的影响面临员工罢工行动。
这次的罢工行动由美国电视广播艺术家联合会(SAG-AFTRA)发起,此前他们已经联合了美国编剧工会及演员工会采取了罢工行动,原因就是AI技术的应用让演员和编剧的利益受到了影响,而游戏业同样是深受AI影响的典型。
(图源:游民星空)
据悉,公会将于9月2日开始投票,并与游戏公司举行谈判,动视、EA、华纳游戏等都可能面临员工罢工行动。
AI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迅速“渗透”进了各行各业,在如今的游戏开发行业中,几乎是处于野蛮生长的态势,亟需规范。
AI降本增效:大厂喜、小厂爱
AI技术的加入确实解决了游戏开发者众多的疑难杂症。
在上月底,知名射击游戏《使命召唤》系列的开发商动视就宣布将会与人工智能公司Modulate展开合作,在后续游戏开发中引入ToxMod。
现如今的在线多人游戏往往提供了语音对话的功能,与传统文本形式有别,语音对话由于高实时性,很难对其内容作出甄别和筛选过滤,而ToxMod就是一款基于AI的语音聊天内容审查工具,可以识别仇恨言论,歧视和骚扰等语音内容。
(图源:ToxMod)
这将极大帮助审核团队完成内容审核和筛选的工作。
同样看重AI在游戏中应用的,还有因OpenAI而大放异彩的微软。
日前,有媒体扒出了微软发布的新招聘信息,信息显示,“Xbox游戏AI团队正在寻求一名具有游戏和人工智能经验的首席软件工程师”。
这位首席软件工程师将要“负责与Xbox游戏、引擎和平台团队合作,并授权他们探索和创建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的创新型新功能、工具和服务。”几乎确定了以AI探索游戏开发的新方向。
(图源:《微软飞行模拟》)
早前,微软的《微软飞行模拟》就已经利用到了AI技术,由于游戏内庞大的地图体量,在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完美的地图复现效果。因此微软通过与blackshark.ai合作,将2D卫星图像转化为了3D图形,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款优秀的“观光模拟器”。
利用AI技术来提升效率,开发更加优秀的产品,几乎是现在所有游戏开发大厂的选择。国内像网易、米哈游等公司都在探索用AI将游戏内NPC的对话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丰富、真实。
而小型的游戏开发工作室或者独立开发者,对于AI工具的利用就更多在于“降本”。
如今,很多独立游戏开发都是基于标准游戏引擎的,原本单个游戏开发者可能要花数年用于美术素材、对话文本之类的创作,既考验创意,又耗费时间。
而当下生成式AI的首要应用,就是基于一定的素材,根据提示词需要,大批量生产文本、美术作品。以AI生成的内容加入游戏的好处在于游戏开发者可以快速生产游戏,将重心放在核心玩法、重点内容的打磨上,极大缩短时间成本。
AI游戏的问题更为复杂
而关于AI游戏的争议,首先在于版权方面。
游戏行业原本就存在大量的版权非议,早年游戏MOD的收益问题就是典型案例之一。玩家出于自身爱好开发出非官方的内容在游戏中运行,或者基于游戏内容打造的衍生作品,其版权归属是作者还是游戏开发者?是否可以出售盈利?这些都是争论多年的问题。
(图源:pixabay)
而AI的介入让这一切更加复杂了起来。
本身现在的通用大语言模型的训练就是基于一定的内容数据,这些数据即存在大量版权争议。而以这样的模型生成的内容,其版权归属到目前各国政府和业界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定论。
而游戏开发者将AI生成的内容用于游戏当中,版权风险就更加不可知了。
为了避免版权纠纷,作为世界知名数字发行平台的Steam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态度。
此前,独立游戏开发者Shasaur制作三年半的游戏为了丰富游戏内的对话内容,为玩家提供了ChatGPT的官方API接口,但在与Steam官方的交涉后,其游戏被永久下架。
这已经不是Steam第一次因为AI元素的加入而下架游戏了,官方的解释是“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不断成长的技术,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在平台禁止AI技术的应用。我们会欢迎并鼓励创新。但需要开发者确保其对所用的AI内容拥有足够的版权”
而另一方面的争议,也就是开头提到的“罢工”的可能诱因,则是AI可能让大量游戏从业者面临失业。
根据中信建投此前发布的研报显示,游戏是所有内容制作中,工业化程度、交互/实时性要求最高的。其从业者中存在大量如美术设计、游戏编剧的创意性工作,极易被现有的AI所替代。早在今年初,就听闻了很多诸如“游戏开发商砍掉外包美术团队”的消息。
如何在“降本增效”和“滥用AI”之间寻找中间点,是游戏公司需要做好的。
本文作者:Visssom,观点仅代表个人,题图源:pixabay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