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为何执着于给人“开脑洞”?

伟铭 10个月前 (06-01)

既是雄心宏图,亦有资本驱动

殖民火星、拯救人类……马斯克这些看似夸张的计划似乎却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最近,他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从2019年开始,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就在不断申请脑机互联的人体试验,终于,在历经4年,屡次被拒后,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终于在5月底批准了Neuralink可以在限制条件下进行人脑试验。

马斯克为何执着于给人“开脑洞”?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指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不依赖于常规大脑信息输出通路(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的一种全新通讯和控制技术。说直白点,就是给大脑打开一个可以与电脑直接沟通的道路。现阶段脑机接口的热度,可以说都是被马斯克带起来的。

为什么马斯克就这么执着地给人“开脑洞”呢?

脑机接口真的有用

科技能够应用自然是研究发展的前提,而脑机接口不仅有用,甚至很强。

其实脑机接口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100年前,1924年,德国精神科医生汉斯·贝格尔发现了脑电波,人类这才懂得,原来意识也是可以转化成电子信号的,既然是电子信号,那自然可能被读取。

而马斯克的努力其实出于开头提到的“拯救人类”的宏图伟愿,他希望通过脑机接口能够治愈瘫痪、失明的人。其实这里的说法不太准确,实际上应该是指“以科技技术取代失能器官,帮助患者正常生活”。

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脑机接口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少实际的应用,比较经典的案例有:

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T4级截瘫的巴西少年Juliano Pinto穿着“机械战甲”,用意念踢出了那届世界杯的第一球;

2016年,瘫痪男子Nathan Copeland利用意念控制的机械手臂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握手”;

2019年,Neuralink成功在实验鼠的脑部植入了96根4-6μm的导线,之后即可通过脑外的USB-C接口读取大脑信号

……

以及最著名的——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斯蒂芬·霍金的轮椅。

马斯克为何执着于给人“开脑洞”?

上面说的还都是“扶弱”,脑机接口甚至可以“增强”。

比如通过植入芯片刺激大脑,对于损坏的脑波片段进行强化,从而恢复记忆;比如将声波测距仪这样的工具植入脑部,人类就能够获得类似声呐的能力;甚至可以接入人工智能……

除了医疗健康,脑机接口在娱乐、教育、智能家居、军事等等领域都有展开应用市场的可能。

脑机接口真的赚钱

马斯克作为新任全球首富,脑机接口的商业价值自然必要考量。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MARC Groupe的数据,全球脑机接口的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了15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会达到33亿美元。看似不太多。但如果考虑脑机接口技术后续对于医疗健康、教育等市场的撬动能力,前景就相当可观了。

马斯克为何执着于给人“开脑洞”?

从全球层面来说,美国、欧盟、日本早在上世纪末就推出过诸多针对脑科学的科研计划,投入了百亿计美元的资金。而国内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将“脑科学和类脑研究”列入了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和工程项目。

要说脑机接口是能“吹猪上天的风口”可能为时过早,但肯定会成为未来科技竞争的主要方向之一。

Neuralink起大早赶晚集

马斯克是在2016年就创建了Neuralink,但为何到今年才被批准了人体实验?

说回头,还是安全

FDA在牵扯到给人“开脑洞”这件事上确实足够谨慎,也需要谨慎。2019年,Neuralink的首款产品发布,其原理就是用激光在头骨上钻孔,然后再避开大脑血管,将一条线路植入脑中。

由于电极细线、设备发热、充电锂电池的安全性等问题,Neuralink的人体实验申请才被FDA反复驳回,一位美国FDA前官员表示“因为大脑非常非常柔软,非常脆弱”。

马斯克为何执着于给人“开脑洞”?

虽然后续Neuralink解决了很多问题,但路透社的报道声称,自2018年以来,Neuralink杀死了大约1500只动物,虽然不清楚其中有多少是因脑机接口的动物实验而死,但确实惊人。

想想有点科幻影视剧中“疯狂科学家”的既视感。

因此,像Neuralink这种介入式脑机接口的接受度普遍不太高,与之相对的,一些非介入式的仪器就更容易获得认可,比如睡眠仪、冥想头环等等。

并且不容忽视的还包括思维的隐私安全、电子设备的黑客攻击风险以及类似《盗梦空间》的潜意识植入风险等等。

写在最后

写完本篇,笔者不由想起了年初时看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片中的数字生命、意识上传等等概念,未来可能也会成为脑机接口的技术方向之一。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于肉体生命的脆弱,意识的“永生”似乎更有吸引力,但和当下爆火的人工智能一样,任由这样的技术无监管的野蛮发展,其失控的破坏力甚至可能超过核武。

因此,对新兴技术加强监管和规范是目前全世界最需要做的工作。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镁客网


科技 | 人文 | 行业

微信ID:im2maker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