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加链武景刚:区块链和物联网结合的正确打开方式
区块链+物联网不只有IOTA。
这几年,“区块链+物联网”常常被提及,诸如IBM、三星等企业也是早早地开始布局:
2016年10月,IBM推出Bluemix云平台上的区块链服务;
2017年3月,联通联合众多公司和研究机构在ITU-T SG20成立了全球首个物联网区块链(BOT)标准项目,定义去中心化的可信物联网服务平台框架;
2017年5月,SAP发布了Leonardo生态系统,提供区块链云服务,希望整合物联网、机器学习等前沿科技;
对于区块链将能够带给物联网的好处,IBM将之总结为三点:建立信任、降低成本和加速交易。
也正是基于这些优势,武景刚从万加物联网走向了万加链。
和区块链结缘于2013,思考物联网+区块链的结合
采访当天,武景刚正在EOS引力区深圳活动的现场,忙碌地向大家展示万加链。而聊到自己当初接触到区块链的契机,还得从2013年说起。
2013年,对于区块链来说是个很特殊的年份。美国政府在听证会上首次承认比特币的合法地位,币价也经历了一波大起大落,如此的涨跌幅让不少吃瓜群众诧异不已,也是在这一年,很多人开始注意到区块链,武景刚便是其中之一。
“13年开始关注区块链,并且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之后做物联网的同时也一直关注着区块链,其实无论是产业还是技术的角度,我们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行业。”
武景刚一直思考物联网和区块链的结合,“和一些客户沟通的时候,明显能够感到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确实需要去中心化特性的区块链。
比如预计到2020年,全球智能联网设备将达到300亿,但是目前物联网云平台的计算力能否支撑这个量级的设备是存疑的,但是区块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计算资源分散开来,降低网络的压力。”
另外,虽然目前万加链的体量不是非常大,但是技术实力还是不容小觑。他们在2017年和清华-青岛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建立了区块链物联网实验室,推进万加链的技术研发。
万加链的去中心化首先是从硬件开始,武景刚表示他们团队在硬件的去中心化上做了诸多的探索,目前也已经申请了一些技术专利,那么单一的硬件又要如何实现“去中心化”呢?
万加链:从硬件的去中心化开始
在万加链的设计中,硬件的去中心化首先表现在每个节点的对等性上,传统概念里,智能设备是通过路由器接入到网络中,一旦路由器发生故障,绑定路由器的硬件也会相应地瘫痪。在万加链的设计中,这两者是对等的,没有“上下级”概念,设备和路由器之间能够漫游,拥有一定的容错能力。
武景刚举了个例子,“当某个区域的路由器坏了,本来连接这个路由器的周边设备都可以自动漫游到附近网络路由器上,从而保持网络的连接。”
据了解,万加链主要通过 MeshNetwork(多跳网络),让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具备自动路由功能,每个节点和邻近节点进行通信,形成一种自组织、自管理的智能网络。
万加链已经开发完成的 SmartLoraNode
如果终端要快速响应处理,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所以在万加链推出的硬件去中心化概念中,设备需要具备一定的边缘计算能力。
巧的是,近几年,随着AI热度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AI芯片开始涌现,这也间接推进了万加链硬件去中心化的计划。
“芯片的性能越来越强、成本越来越低,让设备终端具有更强计算力成为可能,所以计算的去中心化需求也是必然的。”
研发具有容灾能力的节点只是万加链的第一步,真正的去中心化还要从软件着手。但是武景刚考虑到做物联网应用最终不能脱离服务的对象,“一开始我们有自己的商业路径,用硬件打好客户基础,等硬件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节点后,软件的去中心化也会实现突破。”
比如打造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云平台。
去中心化的物联网云平台:平台中立、数据确权以及增强接入
现在的制造企业基本没有能力研发自己的云平台,他们只能选择接入第三方平台,一旦使用了其他人的平台,也就意味着所有的硬件产品都和第三方绑定在一起。
换句话说,目前的行业现状是:物联网平台厂商处在非常强势的地位,厂家只有无奈地沦为“被打工”的境地。
“去中心化平台则通过智能合约来约定既有规则,不会压缩制造企业自己的利益,比如在用户和企业数据方面,中心化平台是否出售利用数据大家都是未知的,去中心化的物联网平台可以通过写在链上的合约高效地进行数据确权,保障用户和厂商的利益。”武景刚表示。
“中心化的物联网云平台我们已经商用,基于EOS的区块链平台主要会从平台中立、数据确权以及增强接入能力,来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给物联网行业带来的价值。”
所以武景刚做的第一步就是证明去中心化的硬件方案是可行的,之后万加链的生态会分步骤地逐渐打造起来。
和武景刚的对话中,可以明显感到他十分重视和企业去沟通探讨,万加链现在的通证设计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最初我们计划是每个智能设备接入网络都需要绑定一个Token,之后很快就否定了,因为很多情况下,他们硬件接入到网络中的成本是相对固定的。从这个逻辑来看:企业想要接入的成本稳定、甚至下降,但是对于万加链生态中的用户来说,都希望自己持有的token是升值的,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
万加链总体架构
所以武景刚设计了一个“迂回”的策略,设计了两种通证:VKT(VankiaNetworkToken)和 VKG(VankiaNetworkGas)。不同的企业接入到万加链平台上需要消耗一定的VKG,而VKG源自于VKT。“随着接入的企业越来越多,VKG会持续不断地被消耗,它的总量和消耗量之比是访问率的参数,而这个参数就是VKT生成VKG的重要参考。”
简单的说,当万加链上接入的厂家越来越多,ToKen就会生成更多的Gas,从而形成一个有价值的通证机制。
结语: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防篡改特性,非常适合解决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痛点。但从现状来看,两者之间的结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既有的物联网还没有暴露出亟待区块链去解决的问题,就像武景刚在采访过程中强调的:“分阶段、分步骤地慢慢推进,先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区块链+物联网,现在才开始……
PS:万加链为对VKT/VKG感兴趣的朋友准备了糖果,分享本篇文章到微信朋友圈,并且截图给高小秘(微信:17749516205),前100名可以获取糖果。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