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干掉阿里云!华为云服务业务底气何在?
既然30年前华为成立时没人能想到它能发展到5000多亿的规模,现在我们也没有理由否定它的“豪言”。
近日,为支撑业务发展,任正非签发华为名为《关于Cloud BU组织变动的通知》的文件,宣布对其公司内部组织架构进行重大调整,将云业务Cloud BU迁移至华为集团下,升级为该公司一级部门。
“三年超过阿里云;未来全球五朵云,华为居其一”
《关于Cloud BU组织变动的通知》文件信息显示,在华为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后,Cloud BU将成为云服务产业端到端管理的经营单元,负责构建云服务竞争力,对云服务的商业成功负责。不仅将拥有自己的HR部门、CTO办公室、战略与业务发展部和财经管理部门,其营收也会单独核算,并现身华为2017年财报。
今年年初,华为宣布成立公有云业务部门。一个月后,华为高管在其第14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放言:华为公有云必须三年超过阿里云;未来全球五朵云,华为居其一。
豪言壮志值得表扬,然而,面对已在全球公有云市场站稳脚跟的阿里云,华为究竟底气何在?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阿里云当前的成绩如何?
“阿里云人工智能ET”与“飞天”双加持,阿里云地位恐难轻易撼动
目前,阿里云用户已遍及制造、金融、政务、交通、医疗、电信、能源等多个“黄金”领域。据阿里云官方数据显示,其服务的客户已超过230万,遍布200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17年3月,阿里云付费云计算用户已达87.4万。
除此之外,阿里云更有“飞天”与“阿里云智能ET”两大重磅加持。数据显示,目前飞天已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飞天数据中心更是相继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落地。
阿里云人工智能ET方面,其已具备了智能语音交互、图像/视频识别、交通预测、情感分析等高精尖技能。此二者的加持,不仅极大的增强了阿里云在数据存储、分析与调度等方面的能力,还为其安全防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据知名调研机构Gartner于近日公布的“2017年全球云计算云存储魔力象限”显示,在云存储方面,阿里云已成功跻身全球四强,与谷歌的差距极小且甩第五名IBM甚远。可以看到,阿里云已彻底在国际云服务市场站稳脚跟,想要撼动其地位,非超能者不可为。
华为虽有资本,但难避“放豪言”嫌疑
今年3月,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宣布——成立专门负责公有云的Cloud BU,并预计今年在其中增加2000人力。仅5个月后,Cloud BU就被升级为一级部门,可见华为在公有云领域的野心。
相较于阿里云2011年就正式上线的先发优势,华为显然已经错过了上一个窗口期。但在《关于Cloud BU组织变动的通知》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部门与流程关系”的内容:
管理并执行Cloud Service流程,执行DSTE、MTL、MBS-管理联盟关系、MBS-管理网络安全、管理BT&IT-管理IT服务流程。
简单来说,Cloud BU自此之后,不需在执行华为统一的IPD流程,可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制定其自己的管理流程及创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而这一特殊待遇,是华为终端BG都没有的。
不难否认,华为此次的决心甚坚。而发了狠的华为,其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毕竟这是一家用30年就发展到5000多亿规模的公司。然而,发狠不是说说而已,实力才是王道。
从当前来看,想要做好公有云需要具备两个核心能力,技术支撑能力与产品能力。技术能力方面,从长远看华为是可以做到的,这一点从他们的云部门能支持巨大的华为手机终端相关服务就得以证明。因为相对于公有云,私有云对技术和深度的要求更为严格,也能获得更多有价值、多类别的数据信息,为其公有云发展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持。
“而在产品能力方面,就需要企业有丰富业务经验积累了。举个例子,在行业云服务中的金融云方面,阿里系统有蚂蚁金服,行业浸淫很深。此外,阿里在私有云方面的项目经验很丰富,虽然这些项目看起来是脏活累活,但极大的提升了其行业积累和帮助其更加深入的了解行业需求。所以,阿里在公有云方面优势较大,华为想要超越阿里,要走的路还很长。” 企业级云服务商七牛云直播产品经理伍双说。
总结来说,公有云发展方面,华为没有技术问题,关键在其服务如何真正走向产品化。
总结
风云资本高级投资经理罗亮表示,目前国内云计算产业的整体渗透率已经超过20%,未来的2-3年内整个云计算市场都会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华为如果想要抢占地盘,窗口期也就这3年。如果3年内抓不住机会,华为想要大展拳脚可能就要等到下一波技术浪潮了。
可以看到,华为选择在此时升级Cloud BU业务并非盲目跟风。虽其中困难重重,但我们依旧可以用看好行业的态度,期待华为给我们带来惊喜。毕竟30年前华为成立的时候谁也不曾想到,它能在30年后的今天做到5000多亿规模的嘛。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