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获滴滴投资,但我们依旧不看好ofo的未来
共享单车如何翻越城市公共自行车这座大山?
今天,滴滴出行宣布,战略投资共享单车平台ofo,未来双方将在城市出行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这也意味着今后用户在滴滴平台上将有望直接体验到ofo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据悉,此次合作滴滴投资了数千万美元。
同时滴滴还表示,未来在滴滴平台上将搭建完整的出行服务生态和灵活的互利合作模式,除了滴滴自身提供的服务之外,用户还将能享受到更多由优质合作伙伴提供的出行及相关服务。
不过,虽然全国各大媒体都在铺天盖地的报道滴滴投资ofo并将展开合作这一事件。但是,当中却几乎都是这些PR戏份强烈的文字:ofo上线至今已有近7万辆共享单车,总订单超过1500万,日订单超过50万,为全国20座城市超过150万师生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是国内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共享单车平台之一。
此前关于共享单车的将会面临的问题,镁客君曾写过《共享单车火爆的背后思考:是不是真的解决了“最后一米”?》(下称《思考》)一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标题,移步阅读。今天,镁客君就滴滴投资ofo这一事件,表示并不看好ofo共享单车的未来发展。
校园内运行都损耗惨烈的ofo,又将如何走出校园面向社会?
看到这个问题的朋友们,一定会想镁客君怎么这么不专业,人家报道里面不是都写到了,ofo将会接入滴滴出行app,利用滴滴软件平台服务大众,滴滴肯定会利用自己共享出行方面的运行经验来帮助ofo。
没错,此次滴滴与ofo的合作中,滴滴肯定会在平台上给予ofo一个接口,给用户选择。但是ofo真的有足够的经验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吗?共享单车这一运行模式下,用户素质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行成本的高低。据镁客君了解到,ofo虽然前期立足于校园,这个用户素质相对较高的范围内,但是依旧面临着巨大的产品损耗。其中不乏这样几种典型的低素质行为:
因为没有对损坏单车的追责赔偿措施,导致粗暴使用的情况屡见不鲜;
利用密码锁的BUG,不扫码直接破锁使用;
记住开锁密码,将车辆私藏;
私自给车辆加锁;
破坏二维码和车牌;
……(如果还有其他行为,欢迎各位评论补充)
可以看到,就连群体素质普遍较高的高校内,都不乏这种手段低劣的使用者。可能校园内的这种情况只是个别现象,那么ofo一旦进入社会这个“大染缸”,又要如何面对素质高低更加不确定的人群?
镁客君此时不由得想到此前摩拜单车遇到的种种情况,撕毁、喷涂二维码都算是小事,还有用户将车辆丢进河道,骑至办公场所而违背还车规定。更有甚者直接将车搬回家,警察找上门之后,直接把车从窗户丢到楼下。
上述的种种行为,ofo在走出校园之后都将会面对,甚至会更大范围的面对。更多的车辆损耗,必然也会大幅度增加运行成本。纵使ofo拿到了滴滴的投资,但是又是否足够应付这种车辆损耗?再加上后期人员管理、车辆调度、广告推广、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投入,就算有滴滴这样的金主投资,也让人不由得要为他们捏一把汗。镁客君认为,ofo还是老老实实呆在校园里吧,这样比较安全。
收费与免费之争,ofo如何抢占城市公共自行车市场?
《思考》一文中,镁客君就提到过:公共出行早就是政府层面在推进的工作,现如今却因为共享单车的出现而火爆起来,两者都是为了解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所以难免会形成一定的重叠。
从用户的使用成本上看,拿南京的公共自行车举例,现阶段政策是两小时内可免费使用,并且近日还推出了相关APP,可以实现无卡借还车。而ofo目前在校园内采用的是收费租赁,用车费用=(距离费+时常费)*用车密度,并且如果将车辆骑出校园,则费用变成正常情况下的4倍。
所以,都无需深入对比,ofo和城市公共自行车相比,毫无价格优势。失去价格优势的ofo,又怎能撼动城市现有公共自行车的市场地位?
滴滴用户习惯已经养成,纵使平台接入,如何保证较高的用户转化率?
滴滴的出现,已经为用户解决了点对点之间的出行问题,让用户形成了一种使用习惯。共享单车的出现,从社会效益来看,确实是一种更加环保的出行方式,但是从用户实际使用来看,短距离出行以及滴滴网约车使用率不高的用户或许可以形成一部分转化,但是长距离出行的话,肯定还是网约车来的更加高效。
所以,就算滴滴提供了平台让ofo接入,即使是这样,无非是给用户多一个选择,仅此而已。
滴滴出手之后,ofo是否会重走滴滴巴士的老路?
ofo这种共享单车模式,从某种角度来看和此前互联网巴士一样,属于一种垂直细分的行业。而此前大手笔投资进入互联网巴士行业的滴滴巴士,早在今年年中就开始转型,更名为滴滴公交,涉足实时公交领域,渐渐淡出了互联网巴士的细分市场。那么,共享单车市场是否和互联网巴士一样,并不是一个用重资本、大品牌、高流量优势就可以获胜的市场。
滴滴之所能够成功,正是因为它抢占了原先相对高价的出租车市场,为人们提供同样便捷,但价格更低的出行方式。再看共享单车市场,与高价的出租车市场不同之处就在于,很多城市早就提供了功能相同且还免费的公共自行车。所以,即使有滴滴的大手笔投资,却因为ofo不具备唯一的可替代属性,因此其未来的生存前景依旧堪忧。
重资本、大品牌、高流量之后的ofo共享单车,将无法忽视更高成本的损耗、城市公共自行车的高市场占有率、以及滴滴平台有限的用户转化率。所以,重走滴滴巴士失败的老路,或许就是ofo的未来。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