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我国将公布首个无人驾驶技术标准
据悉,我国将于两个月内公布首个无人驾驶技术标准,这是要走在世界前端的节奏啊!
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在国家智能互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开园仪式上表示,国内无人驾驶的技术路线图已经存在,将于两个月之内发布,这是中国无人驾驶领域公布的首个技术标准,也是世界无人驾驶领域的首个技术标准!
从实际上看,目前亮相的无人驾驶汽车基本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而是需要司机从旁辅助的自动驾驶。根据国际著名调研机构IHS报告,使用智能驾驶系统的汽车数量将从2015年的700万增加到2025年的12.2亿。并且,在未来5年内,自动驾驶这项新技术也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包括语音和手势识别、虚拟助理和语言界面等信息娱乐系统。
除此之外,Business Insider的调研团队也表示,到2020年,每年汽车上装载的智能设备将出现134%的增长,而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出厂量到2020年根式预计增长2400%。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各大汽车品牌早已按捺不住,纷纷投入到人工智能驾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哪怕上周被爆出世上首起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死亡的丑闻,也不能磨灭他们对未来市场份额的蓬勃野心。
就在最近,英特尔携手以色列无人驾驶技术厂商Mobileye为宝马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而在国内,4月份的时候,长安汽车的自动驾驶汽车从重庆出发,经历5天行程2000多公里抵达北京。
尽管国内的研发前景和大环境都呈现了一种蓬勃发展的势态,但短期之内,自动驾驶汽车在国内的市场还不会正式发展起来。
首先是技术上的不足
上周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被爆出致人死亡的丑闻,这件事给其他的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敲了一个不小的警钟。连美国那种地广人稀的公路上都能发生事故,更何况我国这复杂多变的道路以及“两天一小堵,三天一大堵”的特殊情况。
此外,目前自动驾驶汽车使用的是激光雷达技术,而这种技术如果碰上雾霾天气,那就是形同虚设,从而危险系数更是大大增加。因此,在技术上,国内的自动驾驶汽车还有一些急需解决的难题。
其次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人们在开车的时候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甚至是导致车祸,这时候交警就会根据完备的交通法规来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那如果是自动驾驶过程中发生车祸,这时候的责任又该谁背?
面对这种车祸,驾驶员不会认,因为那时的汽车不是他操控的;汽车商不会认,因为他已经把车子的所有权卖给了车主;人工智能系统更不会认,因为它连一个正常人都不是,这时候的情形就会陷入一个循环的死胡同里。因而,除了即将要公布的技术标准,还需要法律条例来进行行为上的规束。
最后,记得关注微信公众号:镁客网(im2maker),更多干货在等你!
硬科技产业媒体
关注技术驱动创新